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这对宗教工作具有根本性的指引、全局性的影响。我们要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地彻底地贯彻到宗教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新思想引领宗教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也是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上、多次工作考察中,就宗教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最新成果,集中体现在他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
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重点是,着力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中国特色宗教工作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着力完成“四大任务”,即着力巩固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着力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着力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着力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着力深化“四个认识”,即深化对宗教工作特殊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对宗教工作本质是群众工作的认识,深化对我国宗教“五性”特征的认识,深化对宗教社会作用的认识;着力落实“四大举措”,即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有重点地做好各宗教工作。要牢牢把握好“三个根本”,即对待宗教的根本态度是“导”,衡量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是能否将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再加以凝练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新时代激励宗教工作。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一个重大政治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一个让全体中华儿女热血沸腾、扬眉吐气、豪气冲天的新时代,这也是宗教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踏上新征程的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宗教工作要有新站位。这个新站位就是提高政治站位。广大宗教工作干部要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将讲政治贯穿宗教工作始终。宗教工作要有新定位。这个新定位就是要深刻把握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深刻理解宗教工作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深刻领会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是能不能把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宗教要有新目标。这个新目标就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这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抓手、切入点和根本途径。宗教工作要有新举措。这个新举措就是以“导”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坚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有重点地做好各宗教工作。宗教工作要有新状态。这个新状态就是要将宗教工作作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崇高事业,热爱宗教工作、献身宗教工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开拓宗教工作新局面。宗教工作要有新作风。这个新作风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宗教工作各个方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要关注和回应信教群众的关切,也要关注和回应不信教群众的关切,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更崇高的目标、更博大的格局、更强烈的责任,将宗教工作放到中国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势中审视,放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宏伟蓝图中谋划,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推进,努力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探索,增强在复杂情况下妥善处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宗教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矛盾提升宗教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整个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仅从经济领域来看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将对各种社会矛盾产生全面性、广泛性的影响。广大宗教工作干部要深刻理解这一重大变化的新特点,悉心体察其对宗教工作产生的深远影响,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迎接这一变化、适应这一变化、应对这一变化。在工作理念和价值取向上要正确处理好“权力”和“权利”、“管理”和“保护”、“引导”与“服务”的相互关系,树立人民本位的治理理念,在制定政策、进行制度设计时,既要考虑方便治理,更要考虑方便群众,既要考虑有利于维稳,又要考虑有利于维权,既要讲目的,又要讲程序。
首先,要体察信教群众需求的新变化。随着信教群众法治、民主、公平、正义意识的增强,他们不但对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结果更加在意,而且对管理过程的体验更加精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求日益高涨;同时,他们对信仰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希望有更清雅的信仰环境,也希望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有更和顺清朗的秩序和更良好的社会形象,希望宗教教职人员有更高的讲经讲道水平和更高的道德水准。其次,要体察社会对宗教现象和宗教工作的新关注。随着社会大众对安全和环境等需求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宗教,希望宗教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安全,更有利于营造清爽、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宗教工作不再是封闭运行、自我循环的特殊领域。第三,要体察宗教发展的新趋势。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暴力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我国社会深刻转型,社会诸要素加速流动,组织形式更加多元、利益格局更加分化、思想意识更加多样。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宗教问题日趋复杂,信教人数持续增加,宗教分布的地域结构和信教群众的构成结构加快变动,宗教世俗化、商业化倾向与极端化、原教旨化倾向并存,现实宗教问题与网络宗教问题共生,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与有的宗教去中国化问题相伴,宗教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交织。上述种种新变化,对宗教工作提出了重大挑战,我们唯有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更加努力,唯有不断革新观念、转变作风、增长本领、提高水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宗教工作新形势,不辜负这个新时代。
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导”的理念,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以“导”的方式管理宗教事务。“导”的关键是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宗教的社会作用,不能因为看到了宗教的积极作用就放任自流,也不能因为看到了宗教的消极因素就如临大敌。“导”的根本指向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做好“导”的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树立保护、引导、管理、服务的工作理念,运用管控调疏等手段,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等方式,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要把握好尺度,树立长期工作观念,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和工作中的摇摆。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
新目标召唤宗教工作。党的十九大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目标引领未来,使命呼唤担当。在为这一宏伟目标进发的新征程中,宗教工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应当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是需要我们宗教工作干部认真思考、清醒认识、一力承担、勇于践行的。
宗教工作要为实现中国梦营造和谐环境。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没有宗教和谐就没有社会和谐。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是促进宗教和谐的必然要求。我国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的关系、社会与宗教的关系、国内不同宗教的关系、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的关系、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重大意义。处理好这些关系,要坚持政教分离,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的原则;坚持各宗教一律平等,国家不使用行政力量扶持某种宗教、也不使用行政力量压制某种宗教的原则;坚持宗教必须顺应社会、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则;坚持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要加强团结、彼此尊重、和睦相处的原则;坚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不受外国势力支配,支持和鼓励宗教界对外交往,积极走出去讲好中国宗教故事的原则。处理好这些宗教关系,要始终抓住一个根本----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要始终注意把握好矛盾性质----宗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同时,也存在少数对抗性的敌我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要始终牢记一条原则----注意维护好矛盾双方的权利义务平衡,享有权利必然要承担一定义务,履行义务应当享有相应权利,矛盾双方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宗教工作要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宗教离经济基础很远但离上层建筑很近,离物质很远但离人心很近。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最强的生产力。宗教工作形虚实实,形软实硬,形远实近,看似大无用实则大有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有人需要、有人信奉是宗教得以存在的前提,没有信教群众,宗教问题只是个抽象的哲学问题。在我国,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在世界观上是不同的,但并不妨碍政治上的认同。我国广大信教群众同样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要重视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把牢一个标准----要把能不能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作为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盯住一个目的----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守好一个原则----坚持政治上团结、信仰上尊重,感情上贴近、生活上关心,真心实意为信教群众办实事好事,引导他们既做好信徒又做好公民。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画好最大同心圆,坚决防止由于我们工作的不当,将信教群众推到社会对立面。
宗教工作要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是一种积极性和消极性共生共存的社会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在党的领导下,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主流是好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只要坚持正确的方针政策,我国宗教可以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要注意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参与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提升道德素养、开展公益慈善、推动民间外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宗教界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了,十九大的光芒为我们照亮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像东方喷薄欲出的旭日,指日可待!我们要重整军容,再集结,再出发,履行好我们的神圣使命,一往无前,奔向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