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继峰,男,1964年生,安徽萧县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西新区、山东科技大学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受聘为2018-2022年教育部地质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煤炭教学名师、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山东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山东科技大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项目、国家“973”项目专题、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等纵横向课题20余项,主持及参加省级、校级教改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规划教材7部、合作出版专著4部。5项科研成果分获山东省、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教学成果分获山东省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煤炭教育协会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多首反映校园文化生活的原创词曲作品获山东科技大学及青岛市有关部门奖励。多次在征文及建言献策活动中受到青岛市委统战部等部门表彰。
坚守教学一线,推进教学改革
余继峰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长期坚守教学一线,先后为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主讲8门课程,多次指导本科生野外地质填图实习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工作,独立指导博士后、博硕士研究生30余名。
在教学过程中,他深知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每次备课都会完善补充新素材,及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去,用科研反哺教学。在授课方式上,他注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知识体系和知识点的传授,例如:他把地质类专业的知识体系概括为“时、空、质、能、探”五个字,每个字分别代表了一类课程的知识,被学生们誉为“五字箴言”;将地质类专业主干课程概括为20字口诀“时空质能探,数理化遥钻,英语计算机,地测重磁电”,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
地质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他多年带队指导巢湖野外地质填图实习,并研究提出野外地质技能“三境界”训练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先后指导并带领学生参加了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获得单项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8项及团体三等奖4项,3次进入最后决赛环节。他本人连续多次荣获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创新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优秀教练荣誉。
他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探索,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充分发挥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超星一屏三端等智慧教学体系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主持地质类教指委教改项目探索线上线下、课前课堂课后的立体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主持的山东科技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重点项目,建成了山东野外地质走廊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系统,应用3D影像、VR、360全景图等技术将野外地质露头等实习资源在室内还原再现,改善了实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冠肺炎疫情给学生野外实习造成的不足,实现了野外实习的“停课不停学”。
注重师德师风,培育一流人才
余继峰坚持以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奉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点亮学生心中的梦想”的育人理念,积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奋斗,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在考研和就业时遇到的困惑。2008级受他资助的学生本打算本科毕业后就业,在他的鼓励下积极进取,考取研究生,毕业后成功就职一家科研单位。所指导的多名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在他的引导下实现了出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梦想。虽然他也曾严厉地批评过学生,每个学期他的办公桌上都会发现一些学生写的检讨书、保证书、道歉信等,但学生并不因此而害怕与他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亦师亦友关系。
他一贯关心和关注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积极参加地科学院党委组织的“缴纳特殊党费、资助贫困生成长”及贫困学生一对一资助等活动,踊跃参加“爱心一日捐”活动,在建党百年之际,响应学院党委“地科学院爱心基金”捐款的号召,慷慨解囊。
作为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类专业基础课程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他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听老教师授课、组织观摩教学,提高了整个团队的教学水平,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青年教师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讨,他注重个人教学经验总结,并无私地将个人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指导过的多名教师在全国地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分获获一、二等奖,学院的年轻教师都把他尊为师长。
他深知人才培养是个慢工夫,特别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过程。在教学中,他一直秉承人才培养德育为先的育人观,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红色基因等优秀思政元素,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还结合自己的业余爱好,适时开展德育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让学生熟记难学的矿物学名词,他用《蜗牛与黄鹂鸟》曲谱重新填词,创作了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矿物》,不仅以实例说明了诗词中词牌名的含义,还让上过他专业英语课的同学熟记了这首中英文版的矿物学歌曲,加深了对中英文专业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在讲授《煤地质学》课程时,他为创作了歌曲《咏煤》,表达了对从事煤炭地质专业的自豪感,加深学生对成煤过程的认识理解,引导学生端正对不可再生资源应有的态度。《山水情缘》是他为《山水地质景观探秘》公选课创作的歌曲,用课程作业附加题的形式引导大家学唱,以激发学生对身边山水校园美景及同学情谊的珍爱之情。他认为歌曲的创作也是一种创新劳动,也能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因此他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和他一起切磋原创歌曲创作,共同创作校园歌曲,如,与王业通同学共同创作的歌曲《校园印记》,在山东科技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晚会上演唱后,曾在校园内广为传唱,随后制作的MV在第三届青岛市微视频大赛中获最佳音乐单项奖。合作创作的《在这里》《科大之歌》《梦回母校》等歌曲在校庆征歌活动中获奖并在科大报发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响应组织号召,担当使命责任
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和山东科技大学知联会副会长,他积极配合新区统战部和山东科技大学统战部的工作部署,精心谋划、参与知联会活动,多次组织参加高校地方知联会之间相互学习参观等联谊活动,并和知联会会员合作创作了知联会会歌《汇智连心筑梦圆》,“珠山巍峨,大海扬帆,激情舞动在青岛西海岸,参政议政,不忘重任在肩,建言献策,牢记使命非凡。广交朋友海纳百川,大潮托起时代英贤,汇智新区,连心筑梦,光荣的事业,一路向前,一路向前。”表达了党外知识分子凝心聚力,共谋新区发展的愿望和心声,振奋了新区党外知识分子投身新区建设事业的激情。由新区统战部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而组织的党外知识分子“同心西海岸 颂歌献给党”的活动受到山东统一战线及中央统一战线杂志微信公众号报道。2020年他还响应新区统战部发出的倡议,给一名新区白血病儿童捐助500元,奉献了一份爱心。
三十多年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均反映出余继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在他从事学院教学管理八年多的时间里,严把教学质量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办学水平,让所分管的专业建设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先后有一个专业进入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个专业被批准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多个专业被批准为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一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一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建设专业、一个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建设专业,充分反映出一位党外知识分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