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部
  • 网站首页
  • 部门简介
  • 民主党派
  • 统战团体
    • 侨联
    • 欧美同学会
    • 知联会
  • 民族宗教
  • 港澳台侨
  • 参政议政
  • 统战课题
  • 人物特写
  • 下载专区
  • 本站搜索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 民族宗教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 发布日期:2020-05-13   浏览量:    作者:来源:2018年3月29日中央统战部网站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以往一切宗教观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其基本内容包含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客观规律。分析了宗教的社会作用,论述了宗教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在《反社林论》)认为宗教的产生和存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社会根源,在阶级社会,宗教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为剥削阶级所利用,成为其麻醉人们精神的工具,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宗教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二是表明了工人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并提出了一系列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强调宗教和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是对立的,不能让宗教思想影响和侵蚀党的肌体,反对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认为宗教对国家来讲是私人的事情,但对工人阶级政党来说就不是私事的原则。解决宗教问题要服从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总任务,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后要彻底实现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同时也提出了要向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对宗教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工人阶级政党关于宗教、宗教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与方针政策的总和。

 

  • 学校主页 测试链接
  • 版权所有 山东科技大学党委统战部(台港澳工作办公室)

    邮箱地址 skdtzb@sdust.edu.cn

    设计制作 青岛锐克雷网络有限公司